#古人会有多浪漫##七夕#古人浪漫起来,我…来自考研英语马天艺…

2024年 9月 21日 作者 gong2022 0
作者 | 诺二

编辑 | 汤汤

22级新传考研交流1群:1162692518


距离考试最后一段时间,评论如何提高?

马上要上考场了,可评论的立意总是找不好,有没有什么救命稻草?

评论实务作为专业课卷子中可以说是时效性最强的考察类型,当年的热点新闻事件其实非常有可能出现在考场上。所以,最后的时间内,想要实现评论最后阶段的冲刺,复盘一下今年的热点新闻评论也许是最佳的选择。

从今天起,诺二带你一起,复盘20个热点新闻事件,同时通过一个事件以举一反三积累立意和论据,以便在考场上能够文思泉涌,下笔千言。

今日话题

浙江满分作文引争议

8月2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发布文章称,随着2020年高考阅卷工作的结束,将在公众号上陆续推出“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评高考满分作文”,当日推出第一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推文内容由编者按、作文全文和专家点评三部分组成。编者按部分写道,这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陈建新在专家点评中认为,文章展现了“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

《生活在树上》全文近1000字,主要论证了个人成长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这篇文章的“个性”在于,广泛援引尼采、海德格尔、麦金太尔等人的“名言警句”,大量使用了“嚆矢”“祓除”等较为生僻的词汇。

“这样的作文,该不该打满分?”一个疑问迅速在网络舆论中扩散开来。8月2日至今,“知乎”平台上有关作文评价的问题,回答数量已超过7300条,“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2300万,评论5000余条。

网友评论既有嬉笑怒骂,也有别样的反思。专业的教育学者和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不小的分歧。

“满分作文”标准之争尚未平息,有自媒体发表文章,指责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陈建新“破坏高考保密”规则,违反评卷相关规定;有实名举报称其“既做教练,又当裁判”,有借职权谋私的嫌疑;还有一些媒体质疑《生活在树上》一文的风格,与一本由陈建新挂名主编的高考作文辅导图书中的部分文章风格相似。

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报,对“满分作文”一事首次公开回应。该通报称,2020年浙江语文评卷组高考作文的成绩评定过程符合评卷工作规范,但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决定停止陈建新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

01
立意分析

这个事件可以点评的主要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关于这篇作文本身的满分争议;再一个是阅卷组长陈建新违反评卷工作纪律。

关于前者,也就是这篇作文是否值得“满分”,确实褒贬不一。支持或者反对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记得,不要太过于就事论事地停留在这篇文章本身是好是坏,而是要通过点评这篇文章,进一步上升至语文教育的目的、高考作文评阅标准、满分作文的示范性效果等等。不过,纵观各家媒体评论,对于这篇文章的态度还是批评占多数,毕竟如果仔细阅读下来,这篇文章的观点实在谈不上新颖,用典和逻辑也存在不少漏洞。具体关于文章的分析,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戴建业的点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812505

关于后者,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陈建新严重违反评卷工作纪律,则肯定是批判啦。毕竟评卷工作关乎高考公平,高考无小事,任何相关工作都必须严格遵循纪律和规定展开。

后面的媒体评论,给大家同时选了这两个角度的评论,可供参考~

02
举一反三

今年涉及高考公平话题的,还有今年被曝光多起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两年内,山东省内高校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对此,山东省教育厅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对个别地方出现的类似问题,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此外,安徽、山西等地也有高校公示并处理了冒名顶替者,还有媒体粗略统计冒名顶替案件已超过250起。

即便是“历史旧账”,对冒名顶替案也不得不翻,且必须翻个彻底!

根据新闻报道,一些冒名顶替案件的曝光和查处,常常是受害者偶然发现的结果。这样的“偶然”无疑是令人无奈的。人们不禁要问,还有多少“不偶然”的冒名顶替没有被发现?有多少冒名顶替者仍在心安理得地享受“偷来的人生”?还有多少受害者因为当年这场“无妄之灾”而受苦受累?对此,教育部门理应积极作为,通过存档数据排查冒名顶替案件,主动排清隐藏在社会肌理内部、破坏教育公平的毒。

彻底排查冒名顶替案件,也为进一步开展后续处置和赔偿奠定基础。对于冒名顶替者的处置,应形成相对统一的处理方式,该撤销学历就撤销学历,该开除公职就开除公职,容不得任何妥协和讨价还价的空间。此外,对冒名顶替的民事赔偿也要积极跟进,司法机关要本着有利于维护受害者权益的方针,稳妥而不失灵活地裁决

相关的民事案件,通过个案正义实现制度公平。

03
论据积累

这样一篇“生活在树上”的作文不仅得到满分,而且得到公开表扬,其次生效果是不容忽略的。需要指出的是,陈建新的评语最后加了一句友情提醒:“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但是满分本身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示范效应,“不希望效仿”更像是一份无力的免责声明。不过,如果来年真有效仿者出现,恐怕为难的反而是阅卷组,不打高分似乎不合前例,都打高分则将伊于胡底?会不会有一天,浙江高中的课堂上大家都在抱着枯燥的理论书籍苦读,不为别的,只为多背几个高深词汇写作文用。

话说回来,一个阅读量、知识面和文字功底都堪称优秀的考生,之所以会写出《生活在树上》这样的作文,恐怕仅仅出于自身的原因。这种写法或许受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往年高考作文的评分逻辑;二是当今学术圈的习气。ta读的很多书,尤其是翻译的西方哲学家的学术名著,都是这个味道,所以自然觉得这是一种“高级的味道”。而如果碰巧这样的味道正好是阅卷人喜欢的类型,比如ta之前这样写就得到过学校老师的表扬,那么在高考时便会想使出“十成功力”。

无论如何,通过高分作文的榜样来激励孩子多读书是好的。但是同样应该传递这样的信息:书籍文章不是用来堆砌装潢的材料。苏轼早就批评过“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的风气,道理至今仍有效。我们并不反对引用冷门的作者、学说,但应该出于必要,而非为了引用而引用,要避免以辞害意。文章归根结底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制造阅读障碍的。

04
媒体评论精选

别“生活在树上”,别丧失对汉语的敏感
澎湃新闻

(注: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章属于约稿形式,故评论员个人色彩较重,我们可以学习这篇文章的观点,但是不要学习其个人随笔式语言表达风格。考场评论还是要以媒体编辑部身份来写,不要出现“我认为”这种表达)

想了想,还是说几句吧,关于那篇浙江满分作文。

我无意对出自十七八岁孩子之手的应试作文苛责。事实上,一旦突破了作文阅卷组的评审权限,这文章本身如何架得住那么多读者的挑剔,那么多专家学者的审视。不必花费时间去细读解剖,因为这样其实是难为一个不过是为了获得高分的孩子。即使作文思路背后的调和、平衡与中庸,透着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聪明、机巧和小心翼翼,令人有些心疼,但我仍不愿去对内容做过多评价。

我想说的是语言——一种看似最表层的东西,一种常常被视为形式的存在。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争议。这篇文章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争议,最初实际上源于作品的语言,后来逐渐走向了其他方面的讨论。这争议,充满了象征意味,显示出人们对语言或者说现代汉语的巨大分歧。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一旦撇开了内容不谈,这篇满分作文只会在语言上凸现出两个特点:一个是不时跳将出来的生僻、生涩乃至生造的词语,一个是过于刺眼的欧化得别扭的句式。

凡是熟悉晚清民初的白话文学作品的人,凡是读过几本半生不熟的翻译论著的人,对这些句式一定不陌生,也不会感到惊诧。但问题是,那是现代白话最初产生时蹒跚学步的自然扭曲,那是某些译者在两种语言无法化合时的蹩脚和无奈。可是,现代白话文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翻译腔也并不是充斥每一种译作,用优美汉语翻译的作品也不少见。

然而,在今天,这样的作文还是出现了,且被复审专家组一致好评。我想这个现象本身才是值得思考的。

什么是好的现代汉语,对于我们,特别是对于刚刚入门的中小学生,是顶重要的事。

满篇的生涩欧化,并不能全怪这个孩子,甚至可以断言此考生应该不是一个平庸的孩子。问题是他在最该接受和感知汉语的阶段,却走偏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好的语言,至少有一个基本的辨识力,而很多很多人丢失了这种辨识力。

孩子语言的跑偏,其背后凸现的是,孩子语文阅读训练走偏了,我们的评价走偏了。很多人,包括但远不限于中小学生,似乎已经丧失了汉语的起码敏感、基本判断。

可悲之处在于,这种丧失,竟然很普遍。笔者曾在研究生课堂上做过一个小小的试验。我选取著名作家的作品片断,隐去篇名和作者后将片段分成两组,一组是民国几位作家学者的,二组是当代几位一线作家的。我请研究生分别阅读这两组片断。结果发现,多数人觉得第二组的片断更好,看起来似乎很美,相比之下第一组则显得太平淡无奇。然后我让学生再去分别细读一下,给每个片断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提炼,看看每个片断在讲什么。这个时候,研究生普遍发现,看似堆砌、抒情和晦涩的第二组片断,不知其在说什么,那种晦涩实是一种暧昧和混乱,而第一组文字片断,则更加清晰和耐咀嚼,看似简单实则清楚、诚笃。几年下来,这个小小实验,屡试不爽。我不由感慨,研究生对语言的感觉,其实不能高估。

然而,他们的语言感觉,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的。所以,残酷的现实是,大学往往在为中小学补课,或者说是偿还中小学阶段欠下的债。从基础教育开始,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别再让他们的语言胃口败坏、扭曲了,以丑为美,以只言片语的点缀为华丽,以晦涩混乱为深奥。

对语言的感觉从哪里来?除了天生敏感的因素外,语言感觉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这个培养和训练,可以且必须首先通过好的有质量的阅读来实现。于是,读什么则是必要的问题。简单讲,感受到语言之美,就要从阅读古今中外的原典开始。

五四以来,现代汉语大致存在三种风格典范——鲁迅风、知堂式以及胡适之体。百年来文学(文章)大凡好的表达,几乎都可以从这三种里找到影子。鲁迅风,不可学,其语言的诗性、哲性,饱含张力,但绝不晦涩,那是一种模糊中的极致清晰。周作人也不易学,从容古虬,其表达虽不显豁却很清楚,只要有了相应的知识背景,对话并不困难。而胡适之体,最为明朗和坦荡。尽管风格各异,但是清晰为指归,真实简明为底线,我想这是三人共同的地方。

用空洞的抒情、叠加的排比,或用繁复的手法,夹缠的句式,来伪饰情感的浅薄,掩盖思想的贫弱,这早已是很多人写作的不二法门。一是“滥情”,一是“不讲理”,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时代文风的某种倾向:理性精神的缺乏。面对这种偏向,我们不得不重提真实、简明才好的文章底线和语言常识。

然而,常识本来是饭,现在却成了药,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呢?

让语言回到汉语大地上,惟如此才能长成大树;而那种“生活在树上”的语言,终将成为转瞬飘逝的落叶。

不能让评卷纪律“生活在树上”

深圳特区报

日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报称,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评卷工作纪律,并决定停止其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

谈起陈建新老师严重违反评卷工作纪律,《生活在树上》这篇在其看来“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并由其力排众议打满分的该省高考作文是绕不开的话题。想必,第一时间把这篇作文公诸于众,陈老师的初衷或是想传递和宣扬自己阅卷评文独到的价值取向。岂料,公众并不以为然,对这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又掉书袋的作文褒贬不一,争论不休。本想“抛砖引玉”,结果却弄巧成拙成了“抛玉引砖”。而让陈老师始料不及的是,随着舆情不断发酵,公众的焦点逐渐从“该作文是否值得满分”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评卷工作是高考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人才选拔和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陈建新老师不大可能不知晓相关评卷工作纪律,然其非但没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还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俨然将评卷纪律当成“生活在树上”的“纸纪律”,实属不该,违反评卷工作纪律受到相应处分是咎由自取。应该讲,回应网友关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研究决定是果断而又及时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陆续被披露,陈建新连续20年担任浙江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主编多本作文辅导书、开设高考作文付费网课、开展作文指导讲座等行为,更是引发公众质疑。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倘若上述质疑属实,那么一个长期担任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的“专家”,却一直做着“走穴”讲座、卖书的事,便很有“靠山吃山,靠高考吃高考”的味道。出书、开办讲座、推出付费课程……这些商业活动,理应与手握高考作文“生杀大权”的老师绝缘。而其既当阅卷组长又出书辅导高考作文,如同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一般,如何免得了“瓜田李下之嫌”?公众质疑其涉嫌利益输送、权力变现乃至破坏高考公平正义也就无可厚非了。

此外,正如网友指出,这位陈老师担任浙江省高考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一当就是20年,这无论是从避免利益输送,还是从考试公平、阅卷科学性的角度而言,都是非常不妥的。这启示我们:高考阅卷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对高考评卷人员的选聘和约束,同样应当做到严格规范,尽可能避免因执行与监督不力而产生权力变现的空间。高考关乎社会公平底线,这起事件暴露了高考评卷存在的一些问题,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清查实,并以此为契机,对高考命题、评卷等整个链条来一次全方位的检修和补漏,筑牢高考防线,守好公平底线。

贴心的评论精选q&a
考场上刚好遇到了评论精选中的媒体评论,可以直接写到卷子上吗?
评论精选的内容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些立意和论证的思路,可以参考但是最好不要直接照搬。(其实如果完全照搬真的是会被看出来的)尤其是标题,最好自己拟定,行文的逻辑可以参考,正文的论据也最好使用一些自己的积累。
考试的时候给到的材料和评论精选中的比较像,是不是也可以直接用评论精选中的思路?
千万不要!一定要看清楚试卷具体材料强调的重点内容和题目的具体要求,就算是同一个话题,如果材料的倾向不同那么评论的角度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同样都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话题,一定要看清楚材料重点强调的是什么,不要材料强调网络保护我们去写了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尤其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遇到的材料或者话题之前完全没有遇见过,也优先去结合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事论事,一切以材料为主。千万不要强行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否则写跑题可能得分会更低哦~
评论精选该怎么使用才能效果最大化?
除了看我们给选中的媒体评论之外,还一定要好好地去看前面的“举一反三”环节~这个环节我一般都会结合今年的其他比较相似的案例、往年考过的话题来进行归纳,同学们也可以结合着自己的积累来思考,这一个话题涉及的论据和思路是不是可以对其他问题有所启发。
除了评论精选之外,最后这段时间还应该看点什么?
优先以自己学校历年考过的材料类型为主针对性进行复习,比如交大很喜欢考的就是红又专的时政类和传媒类,那么重点就去看这方面的评论。其实评论精选的主要选择前提是和评论赏析专栏互不重复,其实评论赏析中也有很多考试概率比较大的话题,比如疫情污名化、狗不理包子遭差评报警等等。建议有余力的同学也去把评论赏析过一遍。
往期推荐:
评论精选01|从圆通“内鬼”看企业客户信息保护责任

评论精选02|从“无健康码通道”看数字时代适老化

评论精选03|从反垄断法看二选一、大数据杀熟治理

评论精选04|从医生喝葡萄糖水争议看医患关系

评论精选05|从蛋壳暴雷看长租公寓监管

评论精选06|从罗冠军事件看“社会性死亡”

评论精选07|从“职场pua”看劳动者尊严保护

评论精选08|从《雷霆战将》被下架看抗战题材剧集创作

评论精选09|从广电新规看直播行业乱象整治

评论精选10|从著作权法修改看新闻版权保护

评论精选11|从贫困县全部摘帽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评论精选12|从深圳、浦东看中国改革开放

评论精选13|从“称体重点餐”看制止餐饮浪费如何落实

评论精选14|从进口冷链防疫漏洞看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评论精选15|从贫困县豪华中学看地方扭曲政绩观

评论精选16|从“怒退家长群”看家校责任边界

评论精选17|从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看新时代人才观念

评论精选18|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看未成年人保护法亮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