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料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中国近代…来自王杰8136-微博(考研资料推荐)

2024年 6月 1日 作者 gong2022 0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13西北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6世纪雅典首席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推行的政治社会改革。公元前508年,克利斯提尼担任首席执政官,实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废除传统的四个血缘部落,设立十个地区部落;组成五百人议事会,代替梭伦创设的四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由军事执政官任主席;实行陶片放逐法。克利斯提尼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

2.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政治运动。由于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强烈不满,英国工人进行了争取普选权的政治运动。1836年,熟练工匠威廉?洛维特创立伦敦工人协会。1838年协会发布了一份请愿书,命名《人民宪章》,提出6点要求: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秘密投票,按居 民人数分配选区和议员名额,每年改选一次国会,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宪章派在1839年、1842年和1848年三次向国会递交请愿书,每次都有上百万人签名。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国会的否决。1848年后,随着英国经济的繁荣,宪章运动逐渐销声匿迹。

3.道威斯计划

1924年协约国制订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赔款的矛盾,德国难以按《凡尔赛和约》赔款。协约国成立了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的两个专门委员会,拟定了一项赔款计划,故名。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保证其偿付赔款。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930年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3.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由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有阿富汗、缅甸、中国、印度、日本、埃及、印尼、伊朗、苏丹、巴基斯坦、黄金海岸、埃塞俄比亚、利比利亚、利比亚、约旦、柬埔寨、伊拉克、老挝、黎巴嫩、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锡兰、也门、土耳其、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公报,共有10项,被人们称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简答题

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各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

第二,直接民主。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

第三,实行公民政治。希腊城邦的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他们为自己制定法律并遵守,对国家官员进行选举,为国家服兵役,享有占有城邦土地的特权,积极参与城邦生活。

第四,经济上,工商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和独立手工业者的经济,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丧失土地即丧失公民权。没有神庙经济和祭司集团。

第五,公民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法律地位上,人人平等。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抵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①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巩固了城邦;④古希腊产生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的雏形,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2.简述雅各宾派专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主要措施:

1、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购地款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地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2、法国大革命面临严峻的内外危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成为打击封建势力和争取农民支持以挽救革命的重要手段。

3、雅各宾派1793年颁布法令,逃亡贵族的土地一律没收,分配或低价卖给农民。贵族地主在最近200年内从农村公社中夺占的一切土地,应当归还农民,不分性别、年龄,按人口进行分配。这样,数十万农民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还无条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

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激进派政治团体,成员大多数是小业主。主要领导人有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圣茹斯特等。

1793年6月2日,雅各宾派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通过救国委员会实行专政。

1794年春,罗伯斯庇尔先后将埃贝尔派和丹东派主要成员送上断头台,雅各宾派内部矛盾更加尖锐。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政权。

三、论述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由哪些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 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 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心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和采掘业转移到重工业,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属于制造业的重工业部门。

2.试论凯末尔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一)内容。(1)政治领域世俗化改革的核心是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制,实行政教分离,建立现代政治与法律体系。政治与宗教分离必然导致法律与宗教分离。1924年3月,土耳其政府撤销了宗教基金事务部,废除了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和立法权。4月20日,正式颁布了土耳其共和国宪法。法制改革将世俗化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世俗化的规范调节着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现代化、世俗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维持与推动机制。(2)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是世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1924年,大国民议会颁布教育世俗化、现代化法令,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监督之下;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加强土耳其民族意识的教育。(3)文化领域的世俗化改革以改造宗教精神,培养理性化、现代化的民族精神为基本目标。1928年11月3日,大国民议会公布了文字改革方案,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并决定于1929年元月开始实行。1932年,土耳其语协会成立。(4)经济领域的世俗化改革是围绕着发展民族工业、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进行的。(5)社会生活方面的世俗化改革主要表现为破除陈规陋习,提倡现代生活方式。1925年,土耳其政府决定废除旧历,正式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历。在解放妇女方面,凯末尔政府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在教育、就业、选举、婚姻等方面给予妇女以平等权利。政府建立了女子学校,培养妇女从事工作的技能。1934年6月,大国民议会通过采用姓氏的决定,改变了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取消了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

(二)影响。

(1)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青年土耳其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凯末尔革命后,把君主立宪制变为共和政体,废黜了素丹制及他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3)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4)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3.试论冷战的起源

冷战期间,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产生于40 年代末的正统学派,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作出的 “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是产生于60年代的修正学派,认为冷战是由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其物质基础是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力量;第三种是产生于70年代的后修正学派。该学派认为,冷战 是由美国和苏联双方作用的结果,他们认为战后苏联的行动是“矛盾的”“防御的”,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作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学者又提出一些观点,大 致分三种:第一种观点重申美国早期正统学派的观点,强调是苏联挑起的冷战;第二 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等方面对立的结果。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 的,而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围绕冷战起源问题的一致共识是,美国是挑起冷战的 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 不少新观点,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1)认为冷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2)认为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2013西北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6世纪雅典首席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推行的政治社会改革。公元前508年,克利斯提尼担任首席执政官,实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废除传统的四个血缘部落,设立十个地区部落;组成五百人议事会,代替梭伦创设的四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由军事执政官任主席;实行陶片放逐法。克利斯提尼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

2.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政治运动。由于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强烈不满,英国工人进行了争取普选权的政治运动。1836年,熟练工匠威廉?洛维特创立伦敦工人协会。1838年协会发布了一份请愿书,命名《人民宪章》,提出6点要求: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秘密投票,按居 民人数分配选区和议员名额,每年改选一次国会,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宪章派在1839年、1842年和1848年三次向国会递交请愿书,每次都有上百万人签名。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国会的否决。1848年后,随着英国经济的繁荣,宪章运动逐渐销声匿迹。

3.道威斯计划

1924年协约国制订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赔款的矛盾,德国难以按《凡尔赛和约》赔款。协约国成立了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的两个专门委员会,拟定了一项赔款计划,故名。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保证其偿付赔款。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930年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3.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由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有阿富汗、缅甸、中国、印度、日本、埃及、印尼、伊朗、苏丹、巴基斯坦、黄金海岸、埃塞俄比亚、利比利亚、利比亚、约旦、柬埔寨、伊拉克、老挝、黎巴嫩、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锡兰、也门、土耳其、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公报,共有10项,被人们称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简答题

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各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

第二,直接民主。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

第三,实行公民政治。希腊城邦的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他们为自己制定法律并遵守,对国家官员进行选举,为国家服兵役,享有占有城邦土地的特权,积极参与城邦生活。

第四,经济上,工商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和独立手工业者的经济,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丧失土地即丧失公民权。没有神庙经济和祭司集团。

第五,公民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法律地位上,人人平等。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抵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①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巩固了城邦;④古希腊产生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的雏形,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2.简述雅各宾派专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主要措施:

1、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购地款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地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2、法国大革命面临严峻的内外危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成为打击封建势力和争取农民支持以挽救革命的重要手段。

3、雅各宾派1793年颁布法令,逃亡贵族的土地一律没收,分配或低价卖给农民。贵族地主在最近200年内从农村公社中夺占的一切土地,应当归还农民,不分性别、年龄,按人口进行分配。这样,数十万农民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还无条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

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激进派政治团体,成员大多数是小业主。主要领导人有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圣茹斯特等。

1793年6月2日,雅各宾派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通过救国委员会实行专政。

1794年春,罗伯斯庇尔先后将埃贝尔派和丹东派主要成员送上断头台,雅各宾派内部矛盾更加尖锐。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政权。

三、论述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由哪些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 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 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心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和采掘业转移到重工业,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属于制造业的重工业部门。

2.试论凯末尔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一)内容。(1)政治领域世俗化改革的核心是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制,实行政教分离,建立现代政治与法律体系。政治与宗教分离必然导致法律与宗教分离。1924年3月,土耳其政府撤销了宗教基金事务部,废除了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和立法权。4月20日,正式颁布了土耳其共和国宪法。法制改革将世俗化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世俗化的规范调节着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现代化、世俗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维持与推动机制。(2)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是世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1924年,大国民议会颁布教育世俗化、现代化法令,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监督之下;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加强土耳其民族意识的教育。(3)文化领域的世俗化改革以改造宗教精神,培养理性化、现代化的民族精神为基本目标。1928年11月3日,大国民议会公布了文字改革方案,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并决定于1929年元月开始实行。1932年,土耳其语协会成立。(4)经济领域的世俗化改革是围绕着发展民族工业、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进行的。(5)社会生活方面的世俗化改革主要表现为破除陈规陋习,提倡现代生活方式。1925年,土耳其政府决定废除旧历,正式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历。在解放妇女方面,凯末尔政府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在教育、就业、选举、婚姻等方面给予妇女以平等权利。政府建立了女子学校,培养妇女从事工作的技能。1934年6月,大国民议会通过采用姓氏的决定,改变了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取消了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

(二)影响。

(1)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青年土耳其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凯末尔革命后,把君主立宪制变为共和政体,废黜了素丹制及他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3)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4)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3.试论冷战的起源

冷战期间,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产生于40 年代末的正统学派,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作出的 “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是产生于60年代的修正学派,认为冷战是由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其物质基础是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力量;第三种是产生于70年代的后修正学派。该学派认为,冷战 是由美国和苏联双方作用的结果,他们认为战后苏联的行动是“矛盾的”“防御的”,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作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

8

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学者又提出一些观点,大 致分三种:第一种观点重申美国早期正统学派的观点,强调是苏联挑起的冷战;第二 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等方面对立的结果。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 的,而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围绕冷战起源问题的一致共识是,美国是挑起冷战的 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 不少新观点,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1)认为冷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2)认为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