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理学_北洋大臣_赋役(天津师范大学1958)

2024年 8月 15日 作者 gong2022 0

2015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8分/题)

1、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局。

2、 盘庚迁殷

商王朝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它是前后商的分水岭。长期以来,商人一直是居无定所,频繁迁都。从汤到盘庚,商人五次迁都,盘庚之时,商人已定都于奄,盘庚乃迁都于殷,迁殷后直至商灭亡不再迁都。以后的200余年,商朝的发展比较稳定,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至于盘庚迁殷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大致有:去奢行简、躲避水患、定居农耕、肥力衰减、阶级斗争、王位争夺等原因。“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不但结束了“不常厥居”的动荡岁月,而且复兴了“殷商”。

3、荀子

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名况,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曾游访齐、楚、秦、赵等国,曾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和楚的兰陵县令。他主张以“礼”治国,他所说的“礼”,就是制度、政策,和“法”无甚区别。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性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明分使群”。荀子还对 观进行了阐述,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与人事的吉凶祸福无关。人类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荀子》一书中。

4、宋代理学

指宋明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故称“理学”。宋明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又吸收了佛、道的某些思想观点,探讨“性命义理”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所以“理学”又称“道学”。理学起于北宋,南宋时期繁荣发展,经金元至明末清初衰落。

北宋时,汉唐注疏之学没落,义理之学逐渐兴起,转而探讨有关宇宙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构成的原理,形成了宋代新儒学,理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北宋时期的胡瑗、孙复、石介有理学“三先生”之称。至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为理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即“理”、“气”等基本理学概念的提出和诠释。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了系统的理学思想,并使理学在宋理宗后取得官方哲学的地位。与朱熹同时,有陆九渊一派与程朱对立。金、元、明时期理学仍是思想的主流,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且到明朝王守仁时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王守仁以“灵明”、“感应”说,使朱、陆关于心、物的分歧得到统一;以“致良知”说,使朱、陆关于知、行的分歧得到合一。明末清初,实学兴起标志着宋明理学的没落,乾嘉考据又进一步促使了理学的衰落。

5、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中叶对赋役进行改革而确定的制度。「鞭」又作「编」或「边」,简称「条编法」、「总地」等名。明中叶时,赋役多而杂,官绅凭特权豁免,农民受压榨更重。嘉靖年间,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乃决定改革赋役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即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二》云:「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即把赋与役合在一起,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要,所以叫一条鞭法。嘉靖年间在部分州县试行,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这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6、广学会

英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出版机构。1887年创立于上海,前身是1884年成立的同文书会。创办人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韦廉臣。该会标榜“以西国之学广中国之学,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之旧学”,并以汉文著书。1956年与其他基督教出版单位合并,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广学会的书籍对清末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产生了很大影响。

7、北洋大臣

同治九年(1870年),设立的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的官员。11月12日,清政府裁撤三口通商大臣一缺。裁撤后,所有洋务,海防各事宜,均归直隶总督经管,颁发钦差大臣关防,称“北洋通商大臣”或“北洋大臣”。1870年8月,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此后,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达28年之久,专办清政府外交,兴办北洋海陆军,并在北方兼长江流域筹办轮船、电报、煤铁、纺织等企业,致使北洋大臣地位不断提高,职权不断扩大,势力远远超过本来地位与之对等的南洋大臣。担任过北洋大臣的主要有崇厚(三口通商大臣)、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等。

8、国粹派

清末革命派中的一个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章炳麟、邓实、刘师培、黄节、黄侃、马叙伦等人。主要发行《国粹学报》和《政艺通报》两种刊物。国粹派所谓国粹,主要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语言文学、典章制度和人物事迹的“可为法式者”三项。其主张,一是借助国粹宣传排满革命、救亡图存;二是颂扬“国学”,批判“君学”,反对帝制;三是从“国学”中寻我变革政体、实行民主共和的根据;四是提出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强调在效法西方、改革中国政治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为中国近代化所需要的东西。国粹派思潮在辛亥革命前几年,影响颇大。

9、麦克马洪线

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正是由于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

10、淞沪会战

1937年8月初,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的大会战。9日,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上海虹桥机场侦察,当场被中国军队击毙。8月12日,日本舰队云集上海。8月13日上午,日军越界强占八字桥,进攻闸北。14日,中方发表声明宣言自卫。日本先后4次增加兵力,共30万人,中国则调动了70万军队。张治中、陈诚先后担任前线总指挥。中国守军英勇抗战,其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土守卫四行仓库与敌人激战4昼夜,堪称壮举。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毙伤敌人约5万人,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二、简答题(15分/题)

1、商代青铜器上表现的文化

(1)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就:

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生产部门,多以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当时,农业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青铜农具已开始使用,但为数很少。商代种植的谷类作物以黍、稷为主,此外还有桑、麻等经济作物。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从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直到田间管理、收获等一整套的技术。商代的畜牧业也比较发达,马、牛、羊、犬、猪、鸡等的饲养非常普遍,且已用圈栏饲养家畜。渔猎在商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农业和畜牧业经济的一种补充。当时的渔猎工具形式多样,捕鱼和狩猎的方法非常多。

商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青铜铸造业是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当时青铜器的铸造已广泛 使用多种形式的合范分铸法。商代青铜器物,特别是礼器,大都造型美观,文饰工巧。各种青铜器上以带有神秘意味的“饕餮纹”作为整个花纹的主体,其他如云雷纹等点缀其间,壮丽大方。兵器和工具大都坚固锋利,使用方便。此外还有车马器、乐器。

商代出现的用高岭土制作的青釉器,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一些商代青铜器的表面常粘附有丝 织物的痕迹,其中菱形纹的暗花绸,表明当时已有了提花装置的织机。髹漆工艺在商代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商代的雕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随着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作坊的兴起,商品交换成为必然,商业活动也应运而生。商代比较通行的货币叫“贝”,主要是海贝,流通时大都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连成一串,合两串为一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商代商业的发展还是有限的,商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2)科学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以晚商的甲骨文最丰富。商代的中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商代已有比较丰富的文献典籍。由占卜积票的大量甲骨卜辞,是当时文献记录的一部分。还有专职的官吏“作册”,收藏有不少的典籍。

商代继承了重视天象观测的传统,殷墟卜辞就有不少关于天象的记录。商代历法受到农业生产发展需 要的推动,比夏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已经采用“阴阳合历”,这在我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历法制度体系。

商代的雕塑艺术颇具特色,其形式有陶塑和玉石雕塑,既有平面浮雕,又有浅雕浮雕。商代音乐已经有了半音、标准音的观念。半音音程的出现,为十二律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2、韩愈的道统论

韩愈经学思想的核心是“道统论”。

“道”即儒家正统学说,“统”是这种学说的师承关系。韩愈著《原道》一文,认为道发端于尧、经舜、禹、汤、文、武、周等,到孔子时发展到“大明”即完美;孔子之后诸门子弟均不能得其要领,只有孟子是正宗。“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就是说孟子死后(即秦汉以后)的经学家均未得其传。失传千年后至此到韩愈才接上。韩愈自认为是师道、传道的“卫道士”。在韩愈颇为自负的语气中,有与此时经学家们相通的地方:都认为东汉以来的解释不准确,都是对汉学的怀疑和否定。韩愈认为“道”是先贤经典的本意,有深浅多层含义,从养生之道、规范道性等等。并发展了孟子的性三品说,讲究节欲,反对佛道异端,以恢复儒学的本来面目,这又表明重此亦有剔除佛道对儒学冲击的任务。

3、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也,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从天生的资质来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我所说的人性善良。到于有些人不善良,不能归罪于他的资质。同情心,每个人都有;羞耻心,每个人都有;恭敬心,每个人都有;是非心,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与我的,是我本身就具有的。上述四种之心,孟子称为四端,四端如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认为统治者把这种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每办一件事,就都能想到老百姓的痛苦,这就叫“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所谓仁政了。这种性善说,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超阶级的人性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他认为庶民的人心也是善的,只要培养这种善心,“人皆可以为尧舜”,从人的本性上否定了贵族与庶民之间的天生的界限,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宋代金石学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中国古代的金石学是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赵明诚的《金石录》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在关于金石学的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甚至有的书籍还辑录了一些器物的图像以及其名称和用途,这些使得金石学的著作具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未对器物的形制、划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没能进行断代研究,故而未能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5、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建立一支有效的国防力量,一直是清政府自晚清以来最为渴求实现的目标。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对编练新式陆军的热情蓬勃高涨。“是时内外交章,争献练兵之策,于是北洋则有新建军,南洋则有自强军,是为创练新军之始”。而比较完全意义的军制改革是1901年,清政府下诏变法后开始的。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对强烈的外来压迫和国内一浪高出一浪要求变革的呼声,清廷当权者慈禧于1901年1月下诏,提出“切实整顿”“一切政事”,实行“新政”。一时间,清廷上下大小官员人人以新政自诩,清政府亦成立职能机构,专门负责制定和颁布法规、条例、章程等新政事宜。

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任务,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改用洋操训练,使用新式枪炮。

第一,废武举,设学堂,裁旧军,摈弃旧做法,建立新军队。旧式武举是清政府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时人称其“所习硬弓、刀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为培养合格的近代军事人才,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令全国停止了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令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

第二,设立中央与地方的领导机构,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在中央,1903年12月4日,清政府成立练兵处。该处由庆亲王奕助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下设军政、军令、军学三司,负责招募训练新军。在地方,清政府下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由地方督抚任督办,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督练处下设兵备处、参谋处、教练处。中央与地方领导机构的设立使编练“新军”的政策从上而下得到切实推行。

第三,颁法令,制计划,使编练的新军形成一定的规模。光绪三十年,兵部会同练兵处奏定《新军营制饷章》正式划定军制,规定新军分常备、续备、后备军三等。新军的编制为军镇,每镇官兵12500人。当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省编练1~2镇。

6、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朝贡体制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三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制。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同为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朝贡起源于先秦的分封制,秦汉之后,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已初具规模。宋元时期,由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通发达,朝贡制度更加完善。明代时期,朝贡制度发展至巅峰,其制度达到了缜密的程度。然而,进入清代之后,朝贡制度出现了严重的衰弱,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1371年,明天组朱元璋明确规定安南、占城、高丽、琉球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国为“不征之国”,实际上确立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他还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15世纪前期,随着郑和宝船队对印度洋的巡航,以及永乐帝朱棣对北方蒙古势力的扫荡,朝贡体系达到了它的巅峰,在明朝陆海军的“威逼”和厚往薄来政策的“利诱”下,向明朝政府朝贡的国家和部族一度达到了65个。

清朝保留了明朝的大部分朝贡体系,将与周围部族的往来交由理藩院和礼部分别管辖。蒙古、西藏等地与内地的往来,视为国家内务,由理藩院管辖;朝鲜、日本、琉球等国被视为独立的外国,与他们的往来,由礼部管辖。

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两国建立对等关系,朝贡体系开始破裂。随着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朝贡体系内最后的成员越南和朝鲜也脱离了这一体系,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7、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8、简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1月,由于资本家拒绝工人增加工资等要求,香港海员在中华海员工会领导下举行大罢工。香港英国当局下令封闭海员工会,并玩弄“调停”、“谈判”的骗局破坏罢工,更加激起了工人们的反坑。3月初,海员罢工发展成为有10多万人参加的香港全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罢工工人纷纷离开香港回广州。当步行回省的工人队伍至达沙田时,英国军警开枪扫射,打死6人,伤数百人,制造了“沙田惨案”。此后总同盟罢工继续扩大。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政府和全国工人的支持下,罢工坚持了56天,迫使香港当局取消了封闭工会的命令,答应增加工人工资15%至30%。这次罢工斗争的胜利,推动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二七大罢工:1923年初,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委会决定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下令禁止开会。2月1日,代表们冲破军警阻拦如期召开大会,反动军警占据并捣毁了总工会会址。4日,在总工会统一领导下,京汉铁路全线3万多工人在3小时内实现了全路总同盟罢工。总工会号召工人们为反抗军阀、争回人权及自由而战。帝国主义驻北京公使团怂恿北京政府立即采取武力手段镇压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层杀,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惨道杀害。二七惨案发生后,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武汉公团联合会下令工人复工。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由高潮暂时转入低潮。

三、论述题(25分/题)

1.门阀士族的形成与兴衰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时期。曹魏时期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世家大族巩固自己势力的工具,一些当朝为官的家族逐渐独占上品,垄断高官,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西晋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将世家大族的特权固定下来,使西晋初步形成了门阀政治的格局。

(一)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原因。两晋之际,南渡士族成为南方政权的核心,与皇权共同治理江东,形成了皇权政治的特殊形式——门阀政治。东晋立国江南,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军事实力都极为有限,不得不借助于自中原南迁的士族以及南方本地士族的联合支持。东晋朝廷对士族特别是士族中的代表人物,给予尽可能多的倚重和照顾,以至于使高门士族的首领得以和东晋皇室在实际上分享统治权力,他们控制了最重要的军政实权,把皇帝的权力压缩到有限的范围之内,出现了“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局面。其中琅邪王氏对晋元帝的拥戴之功无人可及,其权势盛极一时、无可比拟,故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这种皇帝和高门士族共掌国政的局面,在东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王氏之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又先后控制朝廷中枢。

(二)南朝至隋唐,门阀政治的衰落及原因。(1)作为士族代表的高门士族已经严重衰败。颍川庾氏、樵国桓氏、太原王氏在东晋末年的政争中已基本覆灭,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高门人才凋零,失去实权,仅成为政治上的点缀品。他们首先是鄙薄武职、脱离军权,其次是不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最终只能出任俸禄优、品级高、事务清闲的所谓“清官”。(2)寒人的兴起。南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通过领兵打仗、控制军权而上升起来的庶族地主。南朝的将帅,也多是庶族寒门出身。寒人的兴起,反映了皇权的加强和门阀士族的衰落。(3)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

2.朱元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并简要评价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 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3.反洋教运动(以天津教案为例)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大量传教士。他们在传教的同时,有的致力于传播西学、兴办文教事业,但有的也干涉词讼、攘夺中国利权。基督教深入到农村广建教堂后,与农村教会的冲突日益激烈,屡屡发生教案问题。

1870年,爆发了天津教案。因天津居民怀疑法国天主教堂迷拐幼孩,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法国领事丰大业在争执中开枪打死一名中国人,群众怒不可遏,当场将他打死,并放火烧毁教堂等处房屋,杀死外国教士等20余人。事后,法、英、美、俄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派军舰示威。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各方压力下,以杀害群众16人、充军25人,并赔款、道歉结案。

天津教案是一次典型的反洋教事件。群众由于无知,误认为教堂迷拐幼孩,进而引发骚乱。深层次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文化上的冲突是非常明显的。基督教为典型的一神教,禁止崇拜除上帝之外的任何偶像,而传统中华文化中敬天拜祖、礼拜孔子却是天经地义的,这就导致了广大国人对基督教产生了深深的抵触心理。其次,由于基督教享有特权,遇到争讼时,民众往往无法胜诉,所以,他们更加产生了仇恨心理。

所以,反洋教运动有很大的合理成分,具有反对强权的性质。然而,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为了反洋教,甚至也反对一切外洋事物,也对无辜人员痛下杀手。

4.近代史的发展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

1、50年代主要提出了三种观点:1、“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提出,认为1840-1919年的传统近代时期历史的基本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2、“两个过程说”。范文澜持此说,源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3、“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提出,认为“应该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的发展作为主要线索来进行考虑”。

2、1980年李时岳发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一文,提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四个阶梯说”,认为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历史的上升,再次掀起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

80年代主要提出的观点:1、“四个阶梯说”。李时岳提出,认为1840-1919的中国近代历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2、“近代化说”。徐泰来提出,认为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则是内在的,是进步的,才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3、“三个阶梯说”。戚其章提出,认为基本线索的标志,应该是能够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因此,只有太平天国、维新运动的辛亥革命才能够体现基本线索。4、“新陈代谢说(新三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提出,认为在19世纪的中晚期,中国在推进变革的道路上有过农民起义的高潮,有过维新变法的高潮,有过反帝运动的高潮,他们以不同的斗争方式

程度不等地推动和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但并没有形成如后来那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中国近代历史有三次革命高潮,但不是胡绳提出的三次,而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1927年国民革命推翻北洋政府,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国民党政府。

3、90年代后,学者们继续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进行讨论,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1、“资本主义现代化说”。丁日初提出,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独立和近代化说”。李华兴提出,认为传统的两个过程说不能全方位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内容,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是否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3、“三部历史说”。彭明提出,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4、“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张海鹏提出,认为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概念,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反映历史实际的。但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5、“两个基本问题说”。刘大年提出,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封建统治使中国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实现工业化、近代化。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大多数学者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但在理论上分歧一部分学者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而一部分学者则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在这些见解中,最大的争论是关于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认识。

2015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8分/题)

1、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局。

2、 盘庚迁殷

商王朝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它是前后商的分水岭。长期以来,商人一直是居无定所,频繁迁都。从汤到盘庚,商人五次迁都,盘庚之时,商人已定都于奄,盘庚乃迁都于殷,迁殷后直至商灭亡不再迁都。以后的200余年,商朝的发展比较稳定,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至于盘庚迁殷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大致有:去奢行简、躲避水患、定居农耕、肥力衰减、阶级斗争、王位争夺等原因。“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不但结束了“不常厥居”的动荡岁月,而且复兴了“殷商”。

3、荀子

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名况,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曾游访齐、楚、秦、赵等国,曾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和楚的兰陵县令。他主张以“礼”治国,他所说的“礼”,就是制度、政策,和“法”无甚区别。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性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明分使群”。荀子还对 观进行了阐述,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与人事的吉凶祸福无关。人类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荀子》一书中。

4、宋代理学

指宋明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故称“理学”。宋明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又吸收了佛、道的某些思想观点,探讨“性命义理”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所以“理学”又称“道学”。理学起于北宋,南宋时期繁荣发展,经金元至明末清初衰落。

北宋时,汉唐注疏之学没落,义理之学逐渐兴起,转而探讨有关宇宙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构成的原理,形成了宋代新儒学,理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北宋时期的胡瑗、孙复、石介有理学“三先生”之称。至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为理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即“理”、“气”等基本理学概念的提出和诠释。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了系统的理学思想,并使理学在宋理宗后取得官方哲学的地位。与朱熹同时,有陆九渊一派与程朱对立。金、元、明时期理学仍是思想的主流,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且到明朝王守仁时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王守仁以“灵明”、“感应”说,使朱、陆关于心、物的分歧得到统一;以“致良知”说,使朱、陆关于知、行的分歧得到合一。明末清初,实学兴起标志着宋明理学的没落,乾嘉考据又进一步促使了理学的衰落。

5、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中叶对赋役进行改革而确定的制度。「鞭」又作「编」或「边」,简称「条编法」、「总地」等名。明中叶时,赋役多而杂,官绅凭特权豁免,农民受压榨更重。嘉靖年间,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乃决定改革赋役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即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二》云:「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即把赋与役合在一起,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要,所以叫一条鞭法。嘉靖年间在部分州县试行,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这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6、广学会

英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出版机构。1887年创立于上海,前身是1884年成立的同文书会。创办人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韦廉臣。该会标榜“以西国之学广中国之学,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之旧学”,并以汉文著书。1956年与其他基督教出版单位合并,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广学会的书籍对清末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产生了很大影响。

7、北洋大臣

同治九年(1870年),设立的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的官员。11月12日,清政府裁撤三口通商大臣一缺。裁撤后,所有洋务,海防各事宜,均归直隶总督经管,颁发钦差大臣关防,称“北洋通商大臣”或“北洋大臣”。1870年8月,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此后,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达28年之久,专办清政府外交,兴办北洋海陆军,并在北方兼长江流域筹办轮船、电报、煤铁、纺织等企业,致使北洋大臣地位不断提高,职权不断扩大,势力远远超过本来地位与之对等的南洋大臣。担任过北洋大臣的主要有崇厚(三口通商大臣)、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等。

8、国粹派

清末革命派中的一个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章炳麟、邓实、刘师培、黄节、黄侃、马叙伦等人。主要发行《国粹学报》和《政艺通报》两种刊物。国粹派所谓国粹,主要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语言文学、典章制度和人物事迹的“可为法式者”三项。其主张,一是借助国粹宣传排满革命、救亡图存;二是颂扬“国学”,批判“君学”,反对帝制;三是从“国学”中寻我变革政体、实行民主共和的根据;四是提出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强调在效法西方、改革中国政治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为中国近代化所需要的东西。国粹派思潮在辛亥革命前几年,影响颇大。

9、麦克马洪线

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正是由于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

10、淞沪会战

1937年8月初,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的大会战。9日,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上海虹桥机场侦察,当场被中国军队击毙。8月12日,日本舰队云集上海。8月13日上午,日军越界强占八字桥,进攻闸北。14日,中方发表声明宣言自卫。日本先后4次增加兵力,共30万人,中国则调动了70万军队。张治中、陈诚先后担任前线总指挥。中国守军英勇抗战,其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土守卫四行仓库与敌人激战4昼夜,堪称壮举。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毙伤敌人约5万人,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二、简答题(15分/题)

1、商代青铜器上表现的文化

(1)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就:

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生产部门,多以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当时,农业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青铜农具已开始使用,但为数很少。商代种植的谷类作物以黍、稷为主,此外还有桑、麻等经济作物。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从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直到田间管理、收获等一整套的技术。商代的畜牧业也比较发达,马、牛、羊、犬、猪、鸡等的饲养非常普遍,且已用圈栏饲养家畜。渔猎在商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农业和畜牧业经济的一种补充。当时的渔猎工具形式多样,捕鱼和狩猎的方法非常多。

商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青铜铸造业是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当时青铜器的铸造已广泛 使用多种形式的合范分铸法。商代青铜器物,特别是礼器,大都造型美观,文饰工巧。各种青铜器上以带有神秘意味的“饕餮纹”作为整个花纹的主体,其他如云雷纹等点缀其间,壮丽大方。兵器和工具大都坚固锋利,使用方便。此外还有车马器、乐器。

商代出现的用高岭土制作的青釉器,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一些商代青铜器的表面常粘附有丝 织物的痕迹,其中菱形纹的暗花绸,表明当时已有了提花装置的织机。髹漆工艺在商代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商代的雕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随着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作坊的兴起,商品交换成为必然,商业活动也应运而生。商代比较通行的货币叫“贝”,主要是海贝,流通时大都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连成一串,合两串为一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商代商业的发展还是有限的,商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2)科学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以晚商的甲骨文最丰富。商代的中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商代已有比较丰富的文献典籍。由占卜积票的大量甲骨卜辞,是当时文献记录的一部分。还有专职的官吏“作册”,收藏有不少的典籍。

商代继承了重视天象观测的传统,殷墟卜辞就有不少关于天象的记录。商代历法受到农业生产发展需 要的推动,比夏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已经采用“阴阳合历”,这在我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历法制度体系。

商代的雕塑艺术颇具特色,其形式有陶塑和玉石雕塑,既有平面浮雕,又有浅雕浮雕。商代音乐已经有了半音、标准音的观念。半音音程的出现,为十二律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2、韩愈的道统论

韩愈经学思想的核心是“道统论”。

“道”即儒家正统学说,“统”是这种学说的师承关系。韩愈著《原道》一文,认为道发端于尧、经舜、禹、汤、文、武、周等,到孔子时发展到“大明”即完美;孔子之后诸门子弟均不能得其要领,只有孟子是正宗。“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就是说孟子死后(即秦汉以后)的经学家均未得其传。失传千年后至此到韩愈才接上。韩愈自认为是师道、传道的“卫道士”。在韩愈颇为自负的语气中,有与此时经学家们相通的地方:都认为东汉以来的解释不准确,都是对汉学的怀疑和否定。韩愈认为“道”是先贤经典的本意,有深浅多层含义,从养生之道、规范道性等等。并发展了孟子的性三品说,讲究节欲,反对佛道异端,以恢复儒学的本来面目,这又表明重此亦有剔除佛道对儒学冲击的任务。

3、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也,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从天生的资质来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我所说的人性善良。到于有些人不善良,不能归罪于他的资质。同情心,每个人都有;羞耻心,每个人都有;恭敬心,每个人都有;是非心,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与我的,是我本身就具有的。上述四种之心,孟子称为四端,四端如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认为统治者把这种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每办一件事,就都能想到老百姓的痛苦,这就叫“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所谓仁政了。这种性善说,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超阶级的人性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他认为庶民的人心也是善的,只要培养这种善心,“人皆可以为尧舜”,从人的本性上否定了贵族与庶民之间的天生的界限,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宋代金石学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中国古代的金石学是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赵明诚的《金石录》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在关于金石学的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甚至有的书籍还辑录了一些器物的图像以及其名称和用途,这些使得金石学的著作具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未对器物的形制、划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没能进行断代研究,故而未能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5、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建立一支有效的国防力量,一直是清政府自晚清以来最为渴求实现的目标。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对编练新式陆军的热情蓬勃高涨。“是时内外交章,争献练兵之策,于是北洋则有新建军,南洋则有自强军,是为创练新军之始”。而比较完全意义的军制改革是1901年,清政府下诏变法后开始的。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对强烈的外来压迫和国内一浪高出一浪要求变革的呼声,清廷当权者慈禧于1901年1月下诏,提出“切实整顿”“一切政事”,实行“新政”。一时间,清廷上下大小官员人人以新政自诩,清政府亦成立职能机构,专门负责制定和颁布法规、条例、章程等新政事宜。

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任务,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改用洋操训练,使用新式枪炮。

第一,废武举,设学堂,裁旧军,摈弃旧做法,建立新军队。旧式武举是清政府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时人称其“所习硬弓、刀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为培养合格的近代军事人才,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令全国停止了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令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

第二,设立中央与地方的领导机构,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在中央,1903年12月4日,清政府成立练兵处。该处由庆亲王奕助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下设军政、军令、军学三司,负责招募训练新军。在地方,清政府下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由地方督抚任督办,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督练处下设兵备处、参谋处、教练处。中央与地方领导机构的设立使编练“新军”的政策从上而下得到切实推行。

第三,颁法令,制计划,使编练的新军形成一定的规模。光绪三十年,兵部会同练兵处奏定《新军营制饷章》正式划定军制,规定新军分常备、续备、后备军三等。新军的编制为军镇,每镇官兵12500人。当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省编练1~2镇。

6、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朝贡体制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三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制。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同为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朝贡起源于先秦的分封制,秦汉之后,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已初具规模。宋元时期,由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通发达,朝贡制度更加完善。明代时期,朝贡制度发展至巅峰,其制度达到了缜密的程度。然而,进入清代之后,朝贡制度出现了严重的衰弱,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1371年,明天组朱元璋明确规定安南、占城、高丽、琉球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国为“不征之国”,实际上确立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他还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15世纪前期,随着郑和宝船队对印度洋的巡航,以及永乐帝朱棣对北方蒙古势力的扫荡,朝贡体系达到了它的巅峰,在明朝陆海军的“威逼”和厚往薄来政策的“利诱”下,向明朝政府朝贡的国家和部族一度达到了65个。

清朝保留了明朝的大部分朝贡体系,将与周围部族的往来交由理藩院和礼部分别管辖。蒙古、西藏等地与内地的往来,视为国家内务,由理藩院管辖;朝鲜、日本、琉球等国被视为独立的外国,与他们的往来,由礼部管辖。

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两国建立对等关系,朝贡体系开始破裂。随着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朝贡体系内最后的成员越南和朝鲜也脱离了这一体系,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7、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8、简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1月,由于资本家拒绝工人增加工资等要求,香港海员在中华海员工会领导下举行大罢工。香港英国当局下令封闭海员工会,并玩弄“调停”、“谈判”的骗局破坏罢工,更加激起了工人们的反坑。3月初,海员罢工发展成为有10多万人参加的香港全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罢工工人纷纷离开香港回广州。当步行回省的工人队伍至达沙田时,英国军警开枪扫射,打死6人,伤数百人,制造了“沙田惨案”。此后总同盟罢工继续扩大。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政府和全国工人的支持下,罢工坚持了56天,迫使香港当局取消了封闭工会的命令,答应增加工人工资15%至30%。这次罢工斗争的胜利,推动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二七大罢工:1923年初,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委会决定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下令禁止开会。2月1日,代表们冲破军警阻拦如期召开大会,反动军警占据并捣毁了总工会会址。4日,在总工会统一领导下,京汉铁路全线3万多工人在3小时内实现了全路总同盟罢工。总工会号召工人们为反抗军阀、争回人权及自由而战。帝国主义驻北京公使团怂恿北京政府立即采取武力手段镇压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层杀,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惨道杀害。二七惨案发生后,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武汉公团联合会下令工人复工。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由高潮暂时转入低潮。

三、论述题(25分/题)

1.门阀士族的形成与兴衰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时期。曹魏时期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世家大族巩固自己势力的工具,一些当朝为官的家族逐渐独占上品,垄断高官,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西晋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将世家大族的特权固定下来,使西晋初步形成了门阀政治的格局。

(一)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原因。两晋之际,南渡士族成为南方政权的核心,与皇权共同治理江东,形成了皇权政治的特殊形式——门阀政治。东晋立国江南,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军事实力都极为有限,不得不借助于自中原南迁的士族以及南方本地士族的联合支持。东晋朝廷对士族特别是士族中的代表人物,给予尽可能多的倚重和照顾,以至于使高门士族的首领得以和东晋皇室在实际上分享统治权力,他们控制了最重要的军政实权,把皇帝的权力压缩到有限的范围之内,出现了“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局面。其中琅邪王氏对晋元帝的拥戴之功无人可及,其权势盛极一时、无可比拟,故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这种皇帝和高门士族共掌国政的局面,在东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王氏之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又先后控制朝廷中枢。

(二)南朝至隋唐,门阀政治的衰落及原因。(1)作为士族代表的高门士族已经严重衰败。颍川庾氏、樵国桓氏、太原王氏在东晋末年的政争中已基本覆灭,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高门人才凋零,失去实权,仅成为政治上的点缀品。他们首先是鄙薄武职、脱离军权,其次是不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最终只能出任俸禄优、品级高、事务清闲的所谓“清官”。(2)寒人的兴起。南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通过领兵打仗、控制军权而上升起来的庶族地主。南朝的将帅,也多是庶族寒门出身。寒人的兴起,反映了皇权的加强和门阀士族的衰落。(3)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

2.朱元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并简要评价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 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3.反洋教运动(以天津教案为例)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大量传教士。他们在传教的同时,有的致力于传播西学、兴办文教事业,但有的也干涉词讼、攘夺中国利权。基督教深入到农村广建教堂后,与农村教会的冲突日益激烈,屡屡发生教案问题。

1870年,爆发了天津教案。因天津居民怀疑法国天主教堂迷拐幼孩,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法国领事丰大业在争执中开枪打死一名中国人,群众怒不可遏,当场将他打死,并放火烧毁教堂等处房屋,杀死外国教士等20余人。事后,法、英、美、俄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派军舰示威。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各方压力下,以杀害群众16人、充军25人,并赔款、道歉结案。

天津教案是一次典型的反洋教事件。群众由于无知,误认为教堂迷拐幼孩,进而引发骚乱。深层次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文化上的冲突是非常明显的。基督教为典型的一神教,禁止崇拜除上帝之外的任何偶像,而传统中华文化中敬天拜祖、礼拜孔子却是天经地义的,这就导致了广大国人对基督教产生了深深的抵触心理。其次,由于基督教享有特权,遇到争讼时,民众往往无法胜诉,所以,他们更加产生了仇恨心理。

所以,反洋教运动有很大的合理成分,具有反对强权的性质。然而,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为了反洋教,甚至也反对一切外洋事物,也对无辜人员痛下杀手。

4.近代史的发展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

1、50年代主要提出了三种观点:1、“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提出,认为1840-1919年的传统近代时期历史的基本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2、“两个过程说”。范文澜持此说,源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3、“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提出,认为“应该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的发展作为主要线索来进行考虑”。

2、1980年李时岳发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一文,提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四个阶梯说”,认为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历史的上升,再次掀起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

80年代主要提出的观点:1、“四个阶梯说”。李时岳提出,认为1840-1919的中国近代历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2、“近代化说”。徐泰来提出,认为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则是内在的,是进步的,才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3、“三个阶梯说”。戚其章提出,认为基本线索的标志,应该是能够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因此,只有太平天国、维新运动的辛亥革命才能够体现基本线索。4、“新陈代谢说(新三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提出,认为在19世纪的中晚期,中国在推进变革的道路上有过农民起义的高潮,有过维新变法的高潮,有过反帝运动的高潮,他们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和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但并没有形成如后来那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中国近代历史有三次革命高潮,但不是胡绳提出的三次,而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1927年国民革命推翻北洋政府,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国民党政府。

3、90年代后,学者们继续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进行讨论,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1、“资本主义现代化说”。丁日初提出,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独立和近代化说”。李华兴提出,认为传统的两个过程说不能全方位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内容,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是否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3、“三部历史说”。彭明提出,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4、“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张海鹏提出,认为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概念,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反映历史实际的。但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5、“两个基本问题说”。刘大年提出,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封建统治使中国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实现工业化、近代化。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大多数学者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但在理论上分歧一部分学者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而一部分学者则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在这些见解中,最大的争论是关于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