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时代_公元前_部落(2017北京大学博雅计划)

2024年 7月 2日 作者 gong2022 0

2017北京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一)“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书,是婆罗门祭司们祭神用的颂诗、经文和咒语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人的思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吠陀》共四部,即《梨倶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梨倶吠陀》产生最早,约编撰于公元前12-前9世纪,其中某些部分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因此,《梨倶吠陀》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900年)。《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产生较晚,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期,又逐渐出现了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这些文献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900-前 600 年)。

(二)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生活在印度河中上游和恒河上游一带。社会组织仍保持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每个部落包括几个农村公社,公社由许多父权制大家庭组成,土地属于公社,但承认大家庭的占有权,大家庭已握有私有财产。部落首领尚无行政权力,只是军事首领,由选举产生,但由同一氏族贵族家族中选出,氏族贵族已有特权。由此可见,早期吠陀时代已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社会正处于氏族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时期。

(三)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已扩展至恒河中下游地区,社会进一步发展,铁器已被广泛使用,农业、工业、商业都有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进一步分化,氏族成员的等级划分也日益复杂,于是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瓦尔那制度,按此制度,社会划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随着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发展,部落首领和贵族势力进一步加强,军事民主制的部落组织开始瓦解,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形成了一些小国,大约至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的大部分部落均进入国家阶段,后期吠陀时代乃告结束,印度进入小国纷立的列国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特征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19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界开始称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古典时代以后到奥古斯都打败安东尼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是上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于欧、亚、非三大洲许多地区的时代,同时也是希腊文化没落的时代。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公元前334-前323年)、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公元前4世纪末-前3世纪)及希腊化文化的余波与渗透(公元前2世纪-前l世纪)三个阶段。

(一)多元性和开放性。希腊化时代是西方君主专制时代的开始,也是古希腊历史由独立城邦走向统一的世界性帝国的过渡时期,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并由此奠定了希腊化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基础。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创建过程中,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的过程,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在希腊化的过程中,各地区和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从前的宗教、城邦和公社的闭关自守性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在扩大,人们的活动超越了过去的城邦界限,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女性有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女诗人,如艾丽娜,诺西斯,安尼特,希腊化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希腊化时代的人们作为庞大王朝的子民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希腊化时期的世界主义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呈现开放的全球意识。

(二)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呈现颓势。公元前338年,通过喀留尼亚战役,马其顿国王腓力用武力统一了希腊,结束了古希腊的城邦时代。公元前334年,腓力之子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希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处于动乱和不安之中,频繁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到公元前3世纪,希腊城邦明显衰落,城邦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深化,城市当中的中产阶级消失殆尽。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1913年,福特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这种流水作业法后来被称 为“福特制”,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福特制是从一种粗放型的资本积累战略,向一种以泰勒制劳动组织和大规模生产消费性商品为特征的密集型资本积累战略的过渡。西方激进学者普遍认为,福特制包括以下五个特征:

(一)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二)劳资之间通过集体谈判所形成的工资增长与生产率联系机制诱发了大规 模消费,促进了大规模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三)资本家之间的垄断竞争格局使生产建立在对未来计划的基础之上。

(四)国家干预政策与福利国家制度,不断熨平经济周期和维持有效需求,调节着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

(五)美国支配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累过程的顺利进行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4.简述20世纪初伊朗革命

1903-1905年,伊朗粮食歉收,外贸锐减。国王穆扎法尔丁先后向俄国、英国举借外债以满足出国旅游的需要,这激起各阶层的不满。1905年12月,德黑兰地方官毒打商人的偶发事件,成为伊朗革命的导火线。1906年夏季的抗议群众,提出了立宪要求。迫于压力,国王下诏召开立宪议会。10月,第一届议会开幕。12月,颁布宪法。在1906年以后的制宪过程中,伊朗民主政治空气十分活跃。但初步胜利把隐藏在底层的分歧公开化。要求革命止步的保守派和要求继续改革的民主派的对立,为反动派的卷土重来提供了机会。1907年12月和1908年6月,国王利用人民对税收不满和依靠俄国军官训练的哥萨克旅,发动了两次反革命政变。第二次政变得逞。

1909年7月,护宪军解放德黑兰,国王逃入俄国使馆。7月16日,非常会议另立 艾哈迈德为新国王,并组成新内阁。1911年5月,面临经济崩溃的新国会,邀请美国摩根?舒斯特整顿财政,结果触怒了封建势力及英俄当局。12月24日,内阁被迫关闭议会,流放议员,并接受英俄奴役伊朗的要求。卡扎尔王朝重新统治伊朗,革命宣布失败。1905—1911年伊朗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并在俄国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亚洲觉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

(一)主要内容。即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体系。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形成。凯恩斯拋开微观经济学的个量分析,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总需求或总收入与消费和投资总和的平衡关系,从而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认为,社会总需求即所谓的有效需求,是由总消费需求和总投资需求所组成的。为了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引起消费需求的增加,并借此扩大总就业量。“有效需求”不足,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病症的根源,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就必须通过变更利率、通货膨胀、公共投资和公共工程等手段来干预调节经济生活。

(二)影响。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首先在美国“新政”中得到了印证。自此以后,凯恩斯主义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一)政治民主化改革。日本战后的民主化改革,在政治方面,主要涉及三个重要方面。(1)非军事化改革。这是占领当局对日本改革的最基本的要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武装力量并撤销其军事机构。二是逮捕和审判战犯。三是进行整治整肃。1946年1月,盟军总部发布整肃指令,宣布取缔一切支持日本军国主义的政党、社团组织,解除军国主义分子的公职。到1948年3月整肃结束时为止,有20余万人受到整肃。(2)“五大改革”。1945年10月11日,占领当局指令币原内阁进行确保人权的五项改革,即赋予妇女参政权;保障工人团结权;教育制度自由主义化;废除专制政治;促进经济民主化。在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法规中,废除了教育普及军国主义和军训等法西斯化的内容,提倡教育的自由化,教育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正义、尊重学术自由的精神。(3)修改宪法。1945年10月,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了新的《日本国宪法》,第二年5月3日正式施行。通过修改宪法,改革了日本的政治制度,主要表现在:取消了天皇总揽国家统治大权的权力,天皇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确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新宪法扩大了日本国民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使妇女和男子一样享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外,新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永久放弃用发动战争作为解决国际纠纷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通过修改宪法,在日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这在日本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局的稳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民主化改革。为了彻底铲除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战后日本经济民主化改革主要围绕着解散财阀、禁止垄断和农地改革两大问题展开。(1)解散财阀,禁止垄断。以封建血缘家族为中心形成的日本财阀,具有封建性和封闭性的特点,是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日本投降后,作为日本经济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盟军总司令部指定日本政府解散财阀。1945年12月,日本政府提出解散财阀方案,经盟军总司令部批准后开始实施,至1947年基本完成。(2)实行农地政策。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敦促下,日本政府先后于1945年12月、1946年10月两次颁布《农地改革法》。该法规定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地和在村地主超过1町步的出租地(北海道为4町步)由国家征购,专卖给农民;农民应付的地价,分24年还清;残存出租地的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地租率为水田的25%以下。农地改革到1949年基本完成。经过农地改革,基本上消灭了寄生地主及其土地所有制,建立了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从而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并为日本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

二,论述题

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一)原因。(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的分割,西欧大多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不能继承领地,成为无地的骑士贵族,加上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和灾荒等原因,造成西欧社会危机。(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他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向往扩大西方教会的势力,企图把东方正教教会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同时梦想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西欧商人,尤其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而积极支持十字军向东扩张。(3)11世纪,近东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客观条件。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支突厥人准备进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年)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拜占庭帝国的困境,终于成为西欧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

(二)影响。(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 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福利国家在西败正式出现,英国、法国、西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瑞典等国纷纷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有了空前的发展,有关社会福利的立法和实施日益增多,福利国家风行一时。福利主义在西欧之所以如此盛行,原因有:(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鼓吹;(2)凯思斯主义的盛行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福利主义是西欧各国政党的“竞选礼物”;(4)经济的发展,为大搞福利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福利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与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与作用。同时,它也具有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国家”越来越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它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了矛盾,日子一久,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日渐削弱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赢得独立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独立后的发展道路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通过发展自由经济建立自由企业制度,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类国家一般注重与原宗主国继续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原殖民主义经济结构的改造采取温和措施,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科特迪瓦、利比里亚等。这类国家在非洲新独立国家中占多数。第二类是宣布走非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他们自认为这是在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座大山中间的山谷开辟出来的一条道路。非洲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埃及的纳赛尔、加纳的恩克鲁玛、几内亚的塞古·杜尔最先宣布走这条道路。非洲社会主义又可以分为四派:阿拉伯的社会主义、村社社会主义、非洲科学社会主义。第三类是有计划的自由主义。如喀麦隆的阿希乔、马拉维的班达都声明走不左不右,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进入80年代后,宣布走这条道路的国家越来越多。

2017北京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一)“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书,是婆罗门祭司们祭神用的颂诗、经文和咒语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人的思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吠陀》共四部,即《梨倶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梨倶吠陀》产生最早,约编撰于公元前12-前9世纪,其中某些部分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因此,《梨倶吠陀》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900年)。《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产生较晚,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期,又逐渐出现了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这些文献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900-前 600 年)。

(二)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生活在印度河中上游和恒河上游一带。社会组织仍保持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每个部落包括几个农村公社,公社由许多父权制大家庭组成,土地属于公社,但承认大家庭的占有权,大家庭已握有私有财产。部落首领尚无行政权力,只是军事首领,由选举产生,但由同一氏族贵族家族中选出,氏族贵族已有特权。由此可见,早期吠陀时代已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社会正处于氏族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时期。

(三)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已扩展至恒河中下游地区,社会进一步发展,铁器已被广泛使用,农业、工业、商业都有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进一步分化,氏族成员的等级划分也日益复杂,于是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瓦尔那制度,按此制度,社会划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随着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发展,部落首领和贵族势力进一步加强,军事民主制的部落组织开始瓦解,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形成了一些小国,大约至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的大部分部落均进入国家阶段,后期吠陀时代乃告结束,印度进入小国纷立的列国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特征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19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界开始称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古典时代以后到奥古斯都打败安东尼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是上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于欧、亚、非三大洲许多地区的时代,同时也是希腊文化没落的时代。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公元前334-前323年)、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公元前4世纪末-前3世纪)及希腊化文化的余波与渗透(公元前2世纪-前l世纪)三个阶段。

(一)多元性和开放性。希腊化时代是西方君主专制时代的开始,也是古希腊历史由独立城邦走向统一的世界性帝国的过渡时期,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并由此奠定了希腊化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基础。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创建过程中,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的过程,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在希腊化的过程中,各地区和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从前的宗教、城邦和公社的闭关自守性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在扩大,人们的活动超越了过去的城邦界限,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女性有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女诗人,如艾丽娜,诺西斯,安尼特,希腊化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希腊化时代的人们作为庞大王朝的子民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希腊化时期的世界主义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呈现开放的全球意识。

(二)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呈现颓势。公元前338年,通过喀留尼亚战役,马其顿国王腓力用武力统一了希腊,结束了古希腊的城邦时代。公元前334年,腓力之子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希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处于动乱和不安之中,频繁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到公元前3世纪,希腊城邦明显衰落,城邦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深化,城市当中的中产阶级消失殆尽。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1913年,福特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这种流水作业法后来被称 为“福特制”,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福特制是从一种粗放型的资本积累战略,向一种以泰勒制劳动组织和大规模生产消费性商品为特征的密集型资本积累战略的过渡。西方激进学者普遍认为,福特制包括以下五个特征:

(一)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二)劳资之间通过集体谈判所形成的工资增长与生产率联系机制诱发了大规 模消费,促进了大规模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三)资本家之间的垄断竞争格局使生产建立在对未来计划的基础之上。

(四)国家干预政策与福利国家制度,不断熨平经济周期和维持有效需求,调节着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

(五)美国支配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累过程的顺利进行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4.简述20世纪初伊朗革命

1903-1905年,伊朗粮食歉收

,外贸锐减。国王穆扎法尔丁先后向俄国、英国举借外债以满足出国旅游的需要,这激起各阶层的不满。1905年12月,德黑兰地方官毒打商人的偶发事件,成为伊朗革命的导火线。1906年夏季的抗议群众,提出了立宪要求。迫于压力,国王下诏召开立宪议会。10月,第一届议会开幕。12月,颁布宪法。在1906年以后的制宪过程中,伊朗民主政治空气十分活跃。但初步胜利把隐藏在底层的分歧公开化。要求革命止步的保守派和要求继续改革的民主派的对立,为反动派的卷土重来提供了机会。1907年12月和1908年6月,国王利用人民对税收不满和依靠俄国军官训练的哥萨克旅,发动了两次反革命政变。第二次政变得逞。

1909年7月,护宪军解放德黑兰,国王逃入俄国使馆。7月16日,非常会议另立 艾哈迈德为新国王,并组成新内阁。1911年5月,面临经济崩溃的新国会,邀请美国摩根?舒斯特整顿财政,结果触怒了封建势力及英俄当局。12月24日,内阁被迫关闭议会,流放议员,并接受英俄奴役伊朗的要求。卡扎尔王朝重新统治伊朗,革命宣布失败。1905—1911年伊朗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并在俄国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亚洲觉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

(一)主要内容。即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体系。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形成。凯恩斯拋开微观经济学的个量分析,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总需求或总收入与消费和投资总和的平衡关系,从而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认为,社会总需求即所谓的有效需求,是由总消费需求和总投资需求所组成的。为了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引起消费需求的增加,并借此扩大总就业量。“有效需求”不足,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病症的根源,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就必须通过变更利率、通货膨胀、公共投资和公共工程等手段来干预调节经济生活。

(二)影响。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首先在美国“新政”中得到了印证。自此以后,凯恩斯主义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一)政治民主化改革。日本战后的民主化改革,在政治方面,主要涉及三个重要方面。(1)非军事化改革。这是占领当局对日本改革的最基本的要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武装力量并撤销其军事机构。二是逮捕和审判战犯。三是进行整治整肃。1946年1月,盟军总部发布整肃指令,宣布取缔一切支持日本军国主义的政党、社团组织,解除军国主义分子的公职。到1948年3月整肃结束时为止,有20余万人受到整肃。(2)“五大改革”。1945年10月11日,占领当局指令币原内阁进行确保人权的五项改革,即赋予妇女参政权;保障工人团结权;教育制度自由主义化;废除专制政治;促进经济民主化。在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法规中,废除了教育普及军国主义和军训等法西斯化的内容,提倡教育的自由化,教育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正义、尊重学术自由的精神。(3)修改宪法。1945年10月,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了新的《日本国宪法》,第二年5月3日正式施行。通过修改宪法,改革了日本的政治制度,主要表现在:取消了天皇总揽国家统治大权的权力,天皇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确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新宪法扩大了日本国民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使妇女和男子一样享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外,新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永久放弃用发动战争作为解决国际纠纷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通过修改宪法,在日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这在日本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局的稳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民主化改革。为了彻底铲除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战后日本经济民主化改革主要围绕着解散财阀、禁止垄断和农地改革两大问题展开。(1)解散财阀,禁止垄断。以封建血缘家族为中心形成的日本财阀,具有封建性和封闭性的特点,是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日本投降后,作为日本经济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盟军总司令部指定日本政府解散财阀。1945年12月,日本政府提出解散财阀方案,经盟军总司令部批准后开始实施,至1947年基本完成。(2)实行农地政策。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敦促下,日本政府先后于1945年12月、1946年10月两次颁布《农地改革法》。该法规定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地和在村地主超过1町步的出租地(北海道为4町步)由国家征购,专卖给农民;农民应付的地价,分24年还清;残存出租地的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地租率为水田的25%以下。农地改革到1949年基本完成。经过农地改革,基本上消灭了寄生地主及其土地所有制,建立了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从而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并为日本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

二,论述题

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一)原因。(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的分割,西欧大多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不能继承领地,成为无地的骑士贵族,加上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和灾荒等原因,造成西欧社会危机。(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他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向往扩大西方教会的势力,企图把东方正教教会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同时梦想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西欧商人,尤其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而积极支持十字军向东扩张。(3)11世纪,近东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客观条件。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支突厥人准备进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年)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拜占庭帝国的困境,终于成为西欧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

(二)影响。(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 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福利国家在西败正式出现,英国、法国、西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瑞典等国纷纷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有了空前的发展,有关社会福利的立法和实施日益增多,福利国家风行一时。福利主义在西欧之所以如此盛行,原因有:(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鼓吹;(2)凯思斯主义的盛行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福利主义是西欧各国政党的“竞选礼物”;(4)经济的发展,为大搞福利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福利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与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与作用。同时,它也具有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国家”越来越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它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了矛盾,日子一久,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日渐削弱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赢得独立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独立后的发展道路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通过发展自由经济建立自由企业制度,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类国家一般注重与原宗主国继续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原殖民主义经济结构的改造采取温和措施,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科特迪瓦、利比里亚等。这类国家在非洲新独立国家中占多数。第二类是宣布走非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他们自认为这是在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座大山中间的山谷开辟出来的一条道路。非洲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埃及的纳赛尔、加纳的恩克鲁玛、几内亚的塞古·杜尔最先宣布走这条道路。非洲社会主义又可以分为四派:阿拉伯的社会主义、村社社会主义、非洲科学社会主义。第三类是有计划的自由主义。如喀麦隆的阿希乔、马拉维的班达都声明走不左不右,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进入80年代后,宣布走这条道路的国家越来越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