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僰人岩画外型与东巴文字的类似性_芽歌_纳西_图像

2024年 6月 6日 作者 gong2022 0

僰人岩画外型与东巴文字的类似性

坡芽歌书和东巴文字是我国当前已发的典型的象形文字,僰人岩画除了与坡芽歌书有类似性之外,与东巴文字外型也有不少类似甚至相同之处。东巴文字来历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丽江北部区域,是当地少量民族纳西族所运用的象形文字。纳西族有“一族四文”说法,即东巴文、哥巴文、玛丽玛莎文和达巴文,东巴文“象形字”与哥巴文“标音字”是纳西族首要的两个文字体系。东巴文(又称纳西象形文)是纳西族最早的文字,得名于纳西族东巴教祭师用其书写的东巴经。据学术界不完全计算大约有3000个单字,由象形符号、表音符号、和附加符号构成,以象形符号为主其间包括象形字、指事字、领会字、合体字、转意字等字符。如表2所示 ②,阐明僰人岩画与纳西东巴文字其形不只存在必定的类似性,还呈现了外型相同的图像。

1. 东巴文“日”字形与僰人岩画外型规划比照

东巴文字与僰人岩画“日”的外型规划类似。东巴文记载:“日也,日体实有光也;时日之日同,亦作

。”[4 ] 91其外型皆由一大一小两个圆形和四条短线构成,四条短线联接中心小圆圈和外圆,也有太阳之意。史料记载僰人铜鼓鼓面铸有?捏 薄8捏佻达8耐堋钡韧庑停送饴沓凳莾k人重要的日子交通东西,联系史料就可估测对应的僰人岩画为铜鼓或车轮图像。与东巴文“日”字形外型不只类似甚至是相同,两者以类似之形象什物之形,表其意。除此外,还有许多东巴文字与僰人岩画如“昼”“星”“墨”“百”等形象外型相同。

2. 东巴文“覆”字形与僰人岩画外型语境比照

东巴文与僰人岩画的“覆”外型在语境上具有必定的类似性。东巴文记载:“覆也,罩也。”[4 ] 332即小圆圈置于拱形弧线下的图形。僰人岩画的主体形象动物位于拱形弧线下方,一条竖线似为木桩做支撑,从外型上分析两者具有类似的空间性特征。僰人善骑,自个养殖马匹,咱们有理由信赖此为马棚或马厩,究其意义,两者语境相同。

经过对僰人岩画与东巴文字的外型比照和涵义探析,可知两者在外型规划上不只存在类似甚至相同,从东巴文字字意和僰人岩画图像的涵义,可见两者在构建思路和语境上亦高度类似。不只如此,东巴文字是用于东巴经文的书写,僰人岩画图像是根据对祖先神灵的崇拜而绘,两者都具有宗教特征。

经过上述僰人岩画外型与坡芽歌书及东巴文字的外型特征及文明涵义的比照,咱们可发现僰人岩画图像的体裁内容、外型规划、外型言语、表达方法和体现办法与坡芽歌书及东巴文字不谋而合。僰人岩画外型与前期象形文字的外型极为类似,有着笼统文字演进的特征,兼具具象摹写、笼统归纳、几许形外型等特征。

三、珙县僰人与富宁壮族及纳西族的族属根由

表2 珙县僰人悬棺岩画与纳西东巴文字外型比照

关于僰人族属根由,僰人族属僚是学术界如今共同的学术观念,且僰人族属存在僚说、氐羌说、越说、彝说等族属说法,从考古学、民族学等前史资猜中都可得到佐证。前文谈论了僰人岩画与坡芽歌书及东巴文字外型的类似性比照,笔者认为其民族应有着极深的前史根由。

1. 僰人族属与富宁壮族的相关性

僰人僚人说 ③ ,即从20世纪80年代起,关于悬棺葬的族属疑问就已变成学术抢手,专家们的观念已大致趋于共同“悬棺葬俗来历于古越族,……叙南、东川在古代是博人即濮人居地,中古为这今后嗣僚人、土佬和都掌生番,所以亦都是百越之民。”[5 ] 认为悬棺这一特别的葬俗来历于古越族 ④ ,僚人、土佬和现称“僰人”皆为古越族后嗣。石钟健《论悬棺葬和百越同源》一文对百越与僚的族属根由进行了具体考证,其间说到“古代主张百越同源论者,应以清初史学家顾炎武为代表。他认为越人很早就分布在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和岭南等地。楚灭越后越人自岭南躲避远徙,其子孙被称为僚。”[6 ] 早在清初顾炎武就已提出了僚人是百越族的衍续的说法。屈川所著《都掌蛮——一个消亡的民族的前史与文明》对都掌生番⑤ 的社会前史打开和民族文明全貌进行了无缺具体的论说。其间“僰本为僚的族属源流”“都掌蛮悬棺葬的族属疑问”两节要点证明晰僰人族属僚的疑问,僰与百越有着亲近的族源联络。“僚为百越族系,‘僰’‘濮’‘僚’‘都掌蛮’是同一民族在不一样前史时期运用的不本家称,在族属源流上是一脉衍续。”[7 ] 所以说,百越与僚实属同源是合理的,僰人亦是百越人的后嗣。

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归于壮族文学,发现于云南省富宁县,“这儿就是壮族先民西瓯骆越族群生息繁衍的区域。”[3 ] 5而“壮族来历于古越人,我国古代文人就已明晰。”[ 8] 43《壮族简史》《壮族通史》《壮族社会日子史》等一系列作品对此说法也都有考证。李充足、白耀天所著《壮族社会日子史》一书全部体系地记载了壮族的打开史,从文献记载来看,壮族在周秦前总称“蛮”“蛮夷”“百粤”,今后称“骆越”“西瓯”“陆梁”;东汉时期称“乌浒”;魏晋唐时期称“俚”“僚”;宋朝时期称“撞”(1965年正式改定为“壮”)。西瓯、骆越、乌浒、僚、僮一脉相承皆是壮族不一样前史时期族属异称。[8 ] 顾炎武《全国郡国利病书》云:“憧即旧越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说:壮族“自昔骆越品种也”,1957年,邓锐龄在《广西前史简况》一文中持壮族来历于百越的于越人一说。1959年,白耀天在《壮族源流探问》一文中认为壮族是古代吴越的一支后嗣等比方此类的前史记载和学术作用,皆证明晰壮族是百越的后嗣,由越人的一支打开而来。

由此可见,僰人和富宁壮族都与百越族有着亲近的联络,那么僰人岩画与坡芽歌书的类似之处如同也在道理之中。

2. 僰人族属与纳西族的相关性

僰人氐羌说 ⑥ ,即僰人为氐羌,始于刘宋时期,裴骃作《史记集解》,在释《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为郎数岁,令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时,徐广说到“羌之别种也。”这也是学术界论僰人族属常引证的论据。1957年,王叔武在《关于白族族源疑问》也附和徐广的说法,认为“徐广以僰人为羌之别支,其言可信。”[9 ] 《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中“今欲招南夷,朝夜郎,降羌僰”也呈现“羌僰”的说法。1941年林名均《川南僰人考》和1944年郑德坤《僰人考》中都提及“《吕氏春秋·恃君览云》云: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1 0 ]认为僰人与羌族有很深的根由。何光岳在《僰人的来历和迁徙》中说到秦今后僰人聚居区推广郡县制,加速了僰人的汉化交融发展,魏晋时期大有些僰人汉化,一有些人融入了其他少量民族,“僰人在南夷中也与羌人杂处而称为羌僰。”[1 1 ]僰人曾于羌族员混居,且在万里元年,明朝攻破九丝山(今珙县麻水坝境内)招降三千多人,大有些僰人被大举残杀,一有些逃至滇、黔区域。所以咱们有理由信赖僰人与羌族甚至川、滇、黔等西南区域的少量民族有必定的相关,僰人的羌族说法也有据可依。

东巴文字是纳西族的文明遗存,纳西族首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毗连的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无量河和雅砻江流域,云南省为纳西族员的首要集合地。纳西族族源学术界当前存在“羌人说”“夷人说”和“藏人说”观念。关于纳西族与古羌人根由 ⑦ ,章太炎最早提出羌人说,1935年为《纳西象形文字谱》作序中称“么些者,羌之遗种”,1936年在《西南属夷小记》中指出“唐时所谓么些蛮,即羌种流入者。”[1 2 ]继章太炎之后方国瑜1944年在《么些民族考》中把羌人说具体化,提出了纳西族源于蜀郡西南边境的牦牛羌的观点。李绍明1981年在《康南石板墓族属初探——兼论纳西族的族源》中提出“对纳西族出于古代羌人,还可以从藏汉的传说中等到证明。”[1 3 ]赵心愚2008年在《纳西族前史文明研讨》中提出了纳西族与羌人根由联络的又一根据,经过纳西族与羌族“其初始宗教祭司及祖师的称号与传说以及运用的法器存在惊人的相同点与类似点”[1 4 ],佐证纳西族源于羌族的说法。且20世纪80年代出书的《纳西族简史》《羌族简史》等作品中都选用了纳西族源于羌族的观念,阐明两族的根由联络已根柢得到学术界认可。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川南僰人前史上阅历了由单一民族——僰,到多民族——僰、青羌、葛僚杂居,再到交融为兼具羌、僚民族特征的新僰人的打开进程,即秦汉称僰,三国两晋南北朝濮、僚并称,唐称葛僚,宋称僚、僰夷葛僚、僰戎,元称都掌蛮、土僚、土僚蛮,明都掌蛮、僰人并称六个时期。根据前史材料以及《兴文县志》《珙县志》所载, 1956年兴文、珙县悬棺被命名为‘僰人悬棺’。”[1 5 ]阐明僰人的族属根由亦是多源化的,溯本清源,僰人与僚族、百越族及羌族都有着亲近的联络,可以说是不一起期的本家异称。经过对僰人、富宁壮族、纳西族三个民族史进行了收拾,三族之间大约有着深远的民族根由和文明联络。

综上,僰人岩画不是偶尔制造,不一样的形象外型赋有一起的意义和内在,是具有必定意义的图像符号,具有文字言语传递信息的功用特

征。此外,岩画图像的外型规划具有我国初始文字的根柢形状,且它与悬棺共生同存,有必定的指向性和叙事性。民族的相关性造就了僰人岩画与坡芽歌书及东巴文字的类似性特征。究其族源,四川珙县僰人与云南富宁坡芽人及云南丽江纳西族三族比邻而居,均属西南区域,有着亲近的联络:坡芽壮族为百越一支,纳西族源于羌族,僰人兼融羌、僚民族特征,僰人族属僚与百越族和羌族有着深远的族属根由。其前史上迁徙、杂居、交融使他们民族文明血缘有必定的交融,经查履前史记载他们的祖先皆有凿齿、居干栏、贵铜鼓的日子风俗,曾行一起风俗,有相同的民族文明特质。根柢上可以说,他们出自一源,一脉相承。

民族根由的彼此相关使得三者呈现了较多的类似性或相同性。尽管如此,到当前中止,僰人岩画仍被视作“画”而非“图像文字”。僰人岩画究竟能否作为“图像文字”来解读,能否破解其间的“语法”与叙事,这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探究和研讨,也等待可以有更多的专家参加进来,一起解密僰人岩画。回来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