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首都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复试分数线…(2020首都师范大学分数线)

2024年 3月 4日 作者 gong2022 0

原标题:2020首都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复试分数线参考书招生目录

1、文物与博物馆
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高级专门人才。

2、2019招生数据
2.1 专业目录

2.2 考试参考书

348 文博综合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王宏钧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考古通论》 张之恒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 真题

关于真题部分,由于真题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尽量 你找一下。

2.4 复试分数线

3、经验分享
先说一下本人情况,本科普通二本,中文系出身,与所跨专业文物与博物馆的距离,可以说不远不近。今年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文博专业,已被顺利录取。下面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对于考研的一点心得,若是能 到你,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浪费了你的时间,但求勿喷。下面进入正文:

莱昂纳德·科恩说过这么一段话:“你一直希望自己勇敢而真实,那么现在做个深呼吸,用猛烈的孤独,开始你伟大的历险。”具体是不是科恩说的,我不是很清楚,但这句话用在考研,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凡事大都有个理由,考研亦然,你得清楚自己为何而考,是憋着一口气想证明自己,亦或是因为家人对你的期望,无论如何,你得有一个足够支撑你走下去的念想。这一点至关重要,关系到你大后期是否能够稳得住。

若你决定了考研,那么继续往下看。

有了决心,剩下的便是行动,行动说白了就是执行力,而有没有执行力,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合理而且适合你的学习计划。拿我自己来讲,从5月份开始正式备考,此前断断续续浏览了一下专业书,但仅限于浏览,未去深读。这里有必要给准备报考首师大文博专业的萌新讲一下专业书籍。学校给出的初试参考书目分别是王宏钧的《博物馆学概论》以及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吃透这两本书,再适当拓展,可以看一下李晓东的《文物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是我的辅导老师推荐的。当时我是在 的一对一上的课,因为跨专业,我觉得还是报个班保险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姐那儿看到了 的公众号“考研臻选”,学姐说那是她姐姐给她推荐的,但是当时保研了就没有去看,说我愿意的话可以去试试,当时我就现在线上沟

通联系了 的老师,后来去试听了课之后才报的。然后再积累文博热点,知识面就差不多了。下面附上我自己的具体学习计划,供大家参考:

第一阶段:3月——6月(通读专业书同时自己拟出知识框架)

开始通读专业书之前,我的辅导老师曾建议我花点时间浏览一下往年真题,这里并非让大家研究出题方向,而是对文博专业的考试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当你在读书过程中碰到似曾相识的知识点,你就会逐渐明白,书上那么多的内容,你需要对哪种类型的多加留意,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时间长了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

这个阶段我的主要目标是通读专业书,对书中涉及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老师建议我的方法是一边读一边用笔勾画出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这里注意一点,《文物学》《考古通论》《博物馆学概论》三本书要穿插开来读,不要将大段大段的时间花在一本书上,这样极易让读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我的经验是互相穿插开来读,一本书读了一两个小时之后,便可以换另一本来读,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穿插公共课,或者是关注一些文博热点,以此转换思维,达到在学习中放松的目的。《大百科全书》的用法有些特殊,稍后我会讲到。

至于进度问题,因人而异,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比如一本书一天大概读多少页,多少天可以过完一本书,要做到心中有数。但这里提醒各位,第一次初读进度可以稍微放快,到后面你会发现,重复的次数越多,知识点记得越牢固。总之,在自己掌控范围之内,前期进度要尽可能加快,不可拖泥带水。

粗略的地估计,《文物学》331页,内容较为通俗,第一次读用了大概一个星期,《博物馆学概论》597页,第一次用了大概两个星期,而考古通论584页,内容比较多,而且初读比较生硬,花的时间比较久,用了三周左右。所以大概一个多月之后,我对文博这个专业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知道了它研究的大概内容。之后就是不断地重复。

在这一阶段的末期,自己要根据书本,开始拟出每本书的知识框架,有一个很好的参考便是书上本身的大小标题。框架,框架,框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概括,切记字数无需太多,起到点题的作用即可,因为这个过程很快,拖得太久会影响后面进度。

第二阶段:6月——9月(结合资料填充知识框架并且背诵)

经过第一阶段的准备,这时候对专业书就有了较深的印象,这时候进入第二阶段,我利用从老师那儿得到的资料,对比专业书,往框架中填充具体知识点,这个过程本来有点吃力,但好在老师整理出了资料,大大减轻了我的工作量。具体方法是,将专业书分成若干单位,以《考古通论》为例,你会发现每个单元所研究的要素或者说是要点都是相似的。新旧石器时代研究点主要在于石器、陶器、房屋结构、墓葬葬制、社会形态等等,同时穿插一些考古学文化实例进行分析,比如旧石器时代的丁村文化、峙峪文化、下川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等。而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的历朝历代考古研究要点,无非是城址、墓葬、手工业(主要是铜器、漆器、陶瓷制作)、货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等。了解这些以后,就可以将具体的知识点以笔记的方式填入你事先准备的框架。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若是稳扎稳打,基础夯实,之后的背诵会让你轻松到难以置信。以上工作做完之后便可以进入到背诵阶段。

这里着重说一下背诵问题,很多人理解的背诵是拿着书先大声读几遍,然后再合上书,重复刚才的内容,之后不断循环。这样做对一些简单明朗的知识点没什么问题,可以应对。但碰上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虽然重复了很多次,但合上书,你依旧脑子一片空白,因为你陷入了机械式的,“只过嘴不过脑”的背诵泥沼。解决背诵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理解,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这才是背诵的真谛,一板一眼,逐字逐句地背诵,效率十分低下,而且极易忘记。所以真正的背诵应当是先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对于答题技巧的锻炼也有很大 助。

第三阶段:9月——11月(独立完成历年真题并详加分析,揣摩出题方向,训练答题技巧)

如果说前面阶段注重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那么这个阶段就需要一定的“投机取巧”了。这里的投机取巧指的是揣摩出题方向和训练答题套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合格,或者说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着重掌握,就要靠真题来检验。注意一点,做真题时候要严格按照考试规则进行,若不经过锻炼,在考场上很可能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所以严格的考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个细节,考试训练的答题纸要用正规答题纸,网上有卖,不要随便找一张纸就写,总之一切照着正式考试来就对了。

首师大2012-2018年的所有真题我加起来一共做了三四次,这个过程 了我很大忙。首先,我对首师大文博专业的出题点有了很深的理解,总体来讲,首师大的初试题目较为基础,基本上每个考点都能在专业书上找到出处,同时也有一些高频考点,比如“司母戊鼎”(现在也称后母戊鼎)。

这让我在背诵过程中有了很多的取舍,精力得到了更好地分配。

除了首师大历年真题,我还将其他将近20所开设文博以及考古专业院校的历年真题整理了出来,试着简单地口头回答。我当时想的是,我了解到的题目越多,涵盖的知识点就越广,对我备考就越有利。最后,我将所有题目所考查知识点的出处,都在书上标注了出来,就像这样(字有点差,别介意):

这些都是可能考察的点,查找知识点的过程中,我对知识点的印象也就更深,无形之中就将其背了下来。而有些题目书上没有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用到前面提到的《大百科全书》了,这是本大部头,我曾经尝试完整地将其看完,后来发现不太现实,因为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我把它当成了一部字典来用,一旦有些题目书上无法找出答案,就用大百科来查阅,非常好用。

我将真题自己独立做完之后,然后同老师那里的真题解析相对照,从中找出自己疏漏的点,加以订正,从而使自己的答题越来越规范。这里拿名词解释来说,一个完整的名词解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内容:

简单介绍(比如说红山文化,开头先来一句: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

时间(哪个朝代的)

地点(一般指发现地或应用的地方等)

包含内容(都发现了什么或者是干什么用的或者有什么特点或者有的名词需要说一下其形制等)

简述历史(诸如延续年代等亦可归入时间范围里面去)

意义(一句话概括意义及重要性)

答出以上几点,一般均可拿满分。

大量的试题训练对答题手感的提升以及答题思路的拓展有很大的好处,所以一定花时间进行专门的试题训练。

第四阶段:11月——12月(搜集文博热点继续背诵)

临近考试,这时候一部分重心要放在文博热点的搜集上了,主要包括新出台的相关政策、这一年的世界博物馆日主题、上一年的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国际国内文博大事件等等。一般而言,每年与专业相关的时政热点都有可能作为出题点。打个比方,2018年巴西博物馆发生特大火灾,大量文物被损毁,引起全世界关注,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可能是个潜在出题点,今年极有可能考察博物馆消防这一主题,所以特意准备了相关的内容,结果这道题今年真的出现了。事实证明,一些重大的相关热点很有可能成为出题点,大家需要格外留意。

除了收集热点,最后阶段背诵也不能落下,简而言之,你的脑子里时时刻刻都要装着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直到最后走出考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